中美关税战再缓90天!跨境人速看最新变化

海猫荟
2025-08-27

2025年8月12日,中美双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签署《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》,宣布自即日起再次暂停对彼此商品加征额外24%的关税,但保留10%的基本关税。

这是继5月日内瓦会谈、7月伦敦会谈之后,双方第三次为关税按下“暂停键”。

对跨境卖家而言,这既是喘息之机,也是生死时速的90天——如何在这场“关税博弈”中抢占先机?

核心内容

关税+非关税双调整

关税部分

美国:暂停对华商品(含港澳)24%的加征关税,但仍保留10%。

中国:同步暂停对美国商品的24%关税,同样保留10%,并暂停或取消非关税反制措施。

非关税措施调整

不可靠实体清单:暂停4月4日公告措施90天,并取消4月9日新增限制。

出口管制:中方将暂停或取消部分针对美企的出口限制,相关企业可申请两用物项出口许可。

暂停背后的博弈逻辑

经济压力下的“战术喘息”

最新数据显示,美国7月通胀率为2.7%。如果全面恢复34%的关税,将显著推高消费者支出,并在中期选举前形成政治压力。

在通胀与选举的双重因素作用下,美国政府更倾向于在短期内缓和贸易摩擦,以减轻国内经济压力,避免加剧民众的不满情绪。

与此同时,中国对美出口增速有所放缓,但东南亚、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增长,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方关税的威慑力。在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,中国需要利用这一缓和窗口争取时间,推动产业升级与供应链优化,为中长期竞争积蓄力量。

从全球视角看,若美方同时与中欧爆发贸易摩擦,将面临极高的经济代价。欧盟方面正密切关注美中经贸动态,并在部分领域酝酿相应的贸易应对措施,这使得美方在制定贸易策略时必须更加谨慎。

卖家必看

90天窗口期的“生死时速”

短期策略:抢订单、清库存、降成本

💡 订单冲刺:关税暂缓消息一出,美线订单需求激增,卖家需迅速与供应商确认产能,优先保障高利润产品交付,避免因缺货错失市场。

💡 库存周转:利用海外仓批量清关,通过“集中入仓+本地分发”模式降低单件关税成本,同时优化库存结构,清理滞销品,释放现金流。

💡 成本优化:重新评估物流方案,对比空运、海运、铁路运输的成本与时效,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运输方式;与货代协商长期合作折扣,降低物流成本。

长期布局:多元化市场与供应链

💡 拓展新兴市场:关注拉美、中东、非洲等高增长市场,利用当地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营销开拓新客群。

💡 供应链多元化:在越南、墨西哥、印度等国家设立生产基地或合作工厂,利用当地自贸协定降低关税成本,分散供应链风险。

最后想说

表面上看,此次关税暂缓是中美经贸摩擦中的一抹缓和亮色,似有互释善意、降温局势之意。但对跨境卖家而言,这更像旺季前被抛入市场的“定时球”,看似带来成本缓解、拓展市场的窗口期,实则政策反转风险如影随形,90天暂缓期随时可能戛然而止。

这90天,跨境卖家正投身一场“冲刺赛”。要迅速调整价格策略,精准权衡成本与利润、市场供需,以性价比吸引消费者;做好库存前置,利用海外仓降低物流风险、保障供应;加快多元化市场布局,分散对单一市场的依赖,增强抗风险能力。

真正的赢家,绝非坐等政策落地的观望者。唯有主动出击、快速执行,在不确定性中精准布局,跨境卖家方能在这场关税拉锯战中破局而出,稳占市场先机。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
写评论...